跨文化交际论文3000字范文标题:高校内跨文化交流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交流一直是国家高度重视的问题。高校,是汇集了来自不同地域、不同 民族学子的聚集地,他们在进入高校前所接触的不同文化造成了多种文化在高校内的汇聚,因此,在 高校中的文化交流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发展好高校内跨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多种文化的相互 融合,汲取多种文化的优势,将多元文化渗透至高校,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概述
高校既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引领、传播与 创新文化的重要机构。高校在文化育人、文化 引领、文化交流和文化创新过程中具有不可推卸的文化责 任。高校内的文化交流,有着其独特的优势。作为系统的 教育场所,高校拥有独特的文化交流圈,使得莘莘学子可 以在这个文化交流圈中了解认识到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 进而汲取其他文化的优势之处。
所谓“跨文化交流”就是不同文化体系、文化要素以 及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之间的文化交流与文化交往 活动,它是不同文化形态之间的对话、合唱、渗透、碰撞、 转换、共享行为。众所周知,高校不同于中小学的一个区 别在于它更多地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求学者,而在这其 中,就促成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子之间的相互交往。
广泛开展高校内的文化交流,推动优势互补,有助于增 强校际学术流、信息流和文化流的互动,有助于广大学生在 交流中充分吸收其它高校校园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完善知识 结构,培育创新精神,孕育良好品格,提高综合素质。高校内 的跨文化交流,已经具备了优越的地理环境、人文气息、 文化底蕴,但缺少相对应的政策与关注,来发展高校内的 跨文化交流活动。
交流现状
(一)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跨文化交流现状 高校内学生结构的多样性,促使了不同地域的学子经 历了认识、了解、熟悉的过程。在他们相处的过程中,无 疑会产生很多不同文化的碰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所处 地域不同,所带来的生活习惯也有本质上的差别。
就拿南北饮食文化的差异来说,北方人爱吃面食,南 方人更爱吃大米;北方人喜欢大块吃肉,南方人则更喜欢 把肉切得细细的;北方人爱大碗喝酒,甚至冬天也要喝冰 啤酒,南方人则要把酒烫得温温的才能入肚;北方人爱吃 饺子,南方人却更爱吃馄饨。这些鲜活的例子,无疑也是 文化交流的一种体现,在高校中,我们更容易了解和认识 到不同地域的人们,加深对不同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高校是使我们可以更便捷地开展文化交流的场所,但 是在学生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大多来自不同省份的学生 并没有成为交往密切的好友,多数大学生的密友更倾向于 “老乡”或者是“旧友”。
(二)学校教育中的跨文化交流现状 作为文化高地,高校在文化育人方面具有高层次性,高 校不只是简单地对文化进行保存与传递,还能够发挥其人才 优势和科研优势,对文化进行批判性选择,促进文化不断更 新;不只是对文化的零散传播,还能够根据教育规律与认知 发展规律,对文化进行系统性知识梳理与知识教育,同时能 够为文化事业发展培养相应的高级专门人才。在学校的教 育中涉及到跨文化交流时,教师要起到引领学生的作用, 让学生以最系统的方式,接受跨文化交流的学习。
学校教育中的跨文化交流,可以不仅限于国内跨文化交流,从全球视角出发,进行各国文化的交流。例如学校 开设的课程中,可以有系统化的跨文化传播课程、跨文化 交流课程,不仅如此,各类学科课程中也可以涉及到跨文 化交流思想。比如在建筑类课程中,加设建筑文化这一板 块的理论内容,使人们在运用理科思维学习的过程中也能 得到文化的熏陶。其实,每一门学科的发展必然有其学科 文化的背景,而文化的背景中,就存在了文化差异,造就 了文化交流。
在当今的高校中,多数课程都或多或少地涉及了跨文 化交流的内容,但其并未受到老师及学校的重视,系统开 设跨文化交流课程的学校更是少之又少。
(三)学校管理中的跨文化交流现状
跨文化交流在高校中的实现,必然与其学校的管理制 度有一定的联系。高校中适宜的学校管理,可以促进跨文 化交流进一步发展,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的制度及工作,可 以更快速地促进跨文化交流。
在学校宿舍分配管理中,科学的宿舍分配制度可以更 高效地发展跨文化交流。学校宿舍,是学生进入高校生活 中的第一个交际圈。在学校宿舍里,学生可以更亲密地接 触到不同地域的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到不同文化,进而产 生文化的碰撞。如果能把更多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学生 编排到一个宿舍,必定会引起不同文化的碰撞。当然其中 也会由于文化差异产生不可避免的冲突,如何解决文化差 异,发展有效跨文化沟通,这就需要学校在宿舍分配中灵 活且有考虑的安排。
目前各大高校在宿舍分配中并未考虑到跨文化交流的因素,而是更多地把相同地域或相邻省份的人编排到一个 宿舍,其考虑的原因大多也是为了使学生的生活习惯趋于 相似,更好地适应,但是并未考虑到,不同地域的学生居 住在一起,也会产生不一样的优势之处。
影响因素分析
调查发现,影响和制约高校跨文化交流的因素众多, 笔者主要从学校和学生两方面进行了分析。
(一)学校方面 学校影响和制约跨文化交流的因素主要有两个:
一是缺少学校系统的相关课程。学校缺少系统的有关 跨文化交流的课程,没有让大学生意识到跨文化交流的重 要性。例如在大学英语公共课程中,教师会在课本内容中 扩展传递国外文化,但多数情况下都是课堂上的小插曲, 即便说者有意,听者也不一定留心。
二是学校重视程度不够。校内跨文化交流相应的活动 较少,部分学生想通过一些机会了解不同文化却无法实 现。同时学校缺少相应的政策支持,对于还未发现跨文化 交流优势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很难主动迈出接触不同文化 的第一步,跨文化交流就无法得到进展,从而大大减弱了 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二)学生方面
高校所带来的环境条件、空间条件都为学生能够积极 地实现跨文化交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在学生的实 际交流过程中,他们心理上会更青睐于和自己文化底蕴相 同或相似的人接触与交流,更大程度上避免与有不同文化 底蕴的人交往。有多种原因可能造成这种现象,其中文化 的差异以及从小对外来文化的鲜少涉及是影响高校学生较 少主动去了解外来文化的一个主要原因。
加之他们对具体文化现象的理解不同,导致不同文化 归属的人不容易沟通,从而缺乏情感上的共鸣,使人们从 心理上抵触与外来文化的交流。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先入为 主,是引起跨文化交流中产生问题的重要原因,也是种种 矛盾和冲突的根源。
总之,加强高校内的跨文化交流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国 家发展各种文化以及对不同文化的交往交融。对多元文化 的追求一直是我国积极倡导的内容,高校内的跨文化交流 过程,能够更便捷地实现对多元文化的追求。
因此,各大高校都应结合本学校的地域特征、学校特 色、人文素养等多方面因素,以便更好地促进跨文化交 流,使学生能够在这种开放性的空间中适应不同文化并接 纳其差异性。各类院校的跨文化交流都应该引起我们的高 度重视,我们应为不同文化搭建更好的展示平台,为各类 文化充分表现建立制度,并最终为国家更好实现多元文化 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赖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高校的文化责任[J].贵州 社会科学,2017(06):82-86.
[2]王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跨文化交流的逻辑探究[J].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36(02):66-71.
[3]江立成,阿米娜,史春梅.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视 野——简论加强和促进高校校园文化交流[J].合肥工业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2006(01):6-8.